您现在的位置:中山调查队调查分析

2007-2017年中山收入增长跑赢物价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

  2007-2017年期间,我国改革开放稳步推进,国民经济蓬勃发展,尤其十八大以来,经济社会发展进入“新常态”,供给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,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。这期间,中山物价水平保持温和上涨,同期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城镇、农村收入翻番,消费领域不断拓展,物质生活不断丰富,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。本文以2007年的居民收支与物价作为基数,将2007-2017年中山居民收支与物价的增长变化进行分析比较,以此了解这些年中山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。

  一、中山城乡居民收支情况

  2007-2017年期间,中山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,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。

  (一)人均收入稳步增长

  2017年,中山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95元,比2007年增长122.9%,年均增长8.4%,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.2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12元,比2007年增长180.7%,年均增长10.9%,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.6%。

  (二)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,城乡差距逐年缩小

  在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翻番的同时,中山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,由2007年的1.9:1缩小到2017年的1.5:1(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)。(见图1)

  (三)居民消费较快增长,消费结构不断优化

  2007-2017年期间,中山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,2017年中山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131元,较2007年增长93.6%,年均增长6.9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33元,较2007年增长174.6%,年均增长10.8%。同时,中山居民消费结构也加速升级转变,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、消费领域不断拓展,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。

  二、中山居民消费价格(CPI)基本情况

  2007-2017年期间,中山经济快速发展,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(CPI)大多保持在温和上行区间,以2007年为基数,2008-2017年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3.3%,年均上涨2.1%,涨幅为珠三角九市最低。

  (一)CPI指数涨幅逐步趋稳

  分年份看,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经历了从明显波动到逐步趋稳两个阶段,2008-2011年中山CPI涨幅分别为5.5%、-2.9%、3.0%和5.4%,呈现明显波动态势。2012-2017年中山CPI涨幅分别为2.3%、1.6%、2.2%、0.8%、1.9%和1.6%,波动幅度趋于平稳及收窄的态势(见图2)。

 

  

  (二)CPI涨幅为珠三角九市最平稳

  以2007年为基数,2008-2017年,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3.3%,累计涨幅低于全省,并在珠三角九市中处于末位(见图3)。

  

  三、居民消费价格变化特点 及与收入增长的对比

  (一)食品类情况

  1.食品类价格领涨

  居民消费价格中,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55.6%,2008-2017年各年涨幅分别为14.3%、-2.0%、6.0%、11.4%、5.9%、3.5%、4.8%、2.5%、5.7%和-2.0%(见图4),年均上涨5.8%,对CPI总指数影响最大,其波动走势与总指数基本一致,呈现先波动后趋缓的走势。

 

  

  

  

  纳入调查的16个食品中类中,累计涨幅在30.0%以上的有13类,其中有9类涨幅超过40.0%。涨幅居前的有水产品、菜、肉禽及其制品、干鲜瓜果、在外用膳食品,蛋、粮食、淀粉和液体乳及乳制品,价格分别上涨78.6%、77.0%、60.2%、60.1%、52.3%、50.7%、49.9%、49.9%和41.9%(见图5)。

 

  

 2. 居民收入增幅超食品消费涨幅,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更快

  从整体上看,中山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55.6%,尽管部分中类价格上涨较快,涨幅超过60.0%,但也远低于收入增长的幅度。从结构上看,中山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明显高于城镇。这期间,中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快于城镇的增长幅度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减小,从这点上看,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。下面以具体价格为例 ,通过对比部分食品前后价格,看看居民的钱袋子和菜篮子有何变化。

  (1)买“菜”支出占收入比例变少

  购买生鲜食品的支出在居民食品消费中占大头。2007年,购买韭菜、菜花、葱、蒜、苦瓜、生菜等蔬菜各1斤分别需要2.5元、3.5元、3元、3.5元、2.5元、2元,购买牛腩、猪手、排骨各1斤分别需要15元、12元、15元,合共花费59元,约占当年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3.5%,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6.6%;到了2017年,上述蔬菜每斤价格分别涨至3元、4元、3.5元、5元、3.5元和3.5元,上述肉类每斤价格分别涨至30元、15元、24元,购买相同的菜品共需花费91.5元;比2007年上涨了55.1%,却只占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2.4%,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3.7%。这些年间,购买同样的生鲜食品,城镇居民支出占比缩小了31.4%,农村居民支出占比缩小幅度更大,达43.9%。

  (2)在外饮食支出占收入比例变少

  以3个人在相同档次餐馆用餐1次为例,2007年点五个菜(红烧乳鸽、蒸鸡、咸猪骨大芥菜、鱼米之乡、炒青菜)加3碗米饭,大概需支出170元,该支出大约占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10.0%,占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19.1%。2017年,随着物价的上涨,这顿饭大概花费259元,比2007年增长52.4%,却只占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6.9%,占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10.4%。吃同样一顿饭,城镇居民支出占比缩小了近31.7%,农村居民支出占比缩小更多,达45.7%,在外就餐变得更容易接受。

  (二)服务类情况

  1.服务价格涨幅明显

  这些年来,居民收入增长以及各类成本的不断上涨,更随着十八大以来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,家政、教育、医疗等各种服务价格上涨十分明显,以2007年为基期,2008-2015年,累计上涨8.2%,以2015年为基期,2016-2017年服务类价格累计上涨5.4%,各年分别上涨0.5%、-3.7%、2.3%、2.6%、0.3%、1.9%、3.1%、1.0%、2.4%和2.9%(见图6),年均上涨1.3%。

   

  其中,涨幅较明显的有: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,累计上涨73.4%,旅游价格上涨25.4%,衣着加工服务价格上涨19.5%,教育价格上涨12.8%,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1.6%,个人服务价格上涨11.0%,医疗服务价格上涨7.0%,(2017年医疗改革,医疗服务价格上涨明显,2016-2017年累计上涨14.9%)。

  2.收入增长总体跑赢服务价格涨幅

  服务价格上升反映了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、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从而带动相关商品服务价格提升的实际情况,同时也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,居民对于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升级。以具体的价格为例:

  (1)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拉动服务价格上涨

  这些年来,劳动力成本上涨明显,在直接体现劳动力成本和价值的服务项目上,收费价格上涨十分明显。如:钟点工收费,2007年为6.5元/小时,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,这个价格如今已远不能体现出劳动力的价值,到2017年钟点工价格涨至20-25元/小时,涨幅接近3倍;改裤脚价格2007年为5元左右,2017年涨至7-10元,涨幅近1倍;理发价格,2007年男士洗剪吹在28元左右,2017年则需要45元左右,涨幅也超过6成;2017年医疗改革后,体现医生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也十分明显,如副主任医师门诊诊查费(含挂号费)价格从2007年的7元涨至17元,普通门诊诊查费(含挂号费)从4元涨至13元。

  (2)多数服务类价格涨幅相对稳定,部分有所下降

  从总体来看,多数服务类的价格涨幅仍是低于收入增长幅度的,一些政策性较强、政府指导或定价的服务价格基本持平甚至有所下降。如交通方面:中山到广州的大巴票价保持在48元,市内公交票保持在2元;医疗方面:肌肉注射、静脉滴注(住院)、心电图的价格保持在1.4元、5.6元和16元;通讯服务(中国电信为例):固定电话月租费、市内电话(3分钟内)、国内长途一直保持在18元、0.22元/次和0.7元/分钟,其他如上网费在网速大幅提升的基础上,费用却有明显降低。

  因此整体上看,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,个别服务价格上涨明显,但总体而言,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仍然超过服务价格涨幅。

  (三)工业消费品类情况

  1.工业消费品类价格波动明显

  2008-2017年,中山工业消费品价格的涨幅分别为:1.1%、-3.2%、0.9%、2.6%、0.6%、-0.4%、-1.0%、-1.1%、-0.9%和2.1%,波动较为明显(见图7),2008-2015年累计下降0.7%,2016-2017年累计上涨1.1%。

  

 

  

  一方面,受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价格增加影响,部分工业品消费价格上涨明显,上涨的主要类别有: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77.7%,书报杂志价格上涨49.1%,衣着材料价格上涨40.9%,酒类价格上涨24.4%,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上涨15.6%,家庭日用杂品价格上涨13.5%,汽油价格上涨13.1%,柴油价格上涨7.2%;另一方面,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,市场供给大于需求,通信工具、文娱用耐用消费品、家庭设备、交通工具等部分更新换代加速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明显的下降趋势。

  2.收入增长远超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

  从指数来看,工业消费品价格2008-2015年累计下降0.7%,2016-2017年累计上涨1.1%,远远低于这些年来居民收入的增长。以具体的价格来看:

  (1)订购书报杂志:以中山日报、读者杂志及家庭杂志为例,2007年每份分别为0.5元、6元和3.5元,共需支出10元,2017年每份的价格变为1.5元、6元和8元,共需支出15.5元,增长了55.0%,消费占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0.6%下降到0.4%,占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.1%下降到0.6%。

  (2)超市购买日用品:2007年劲量5号电池11元/4节,立白洗衣皂5元/块,花露水9元/瓶,强生婴儿爽身粉10.5元/瓶,黑人牙膏14元/支,天堂三折伞20元/把,高富力洗洁精900g装5.5元/瓶,石湾米酒610ml装6.8元/瓶,合计共81.8元,购买同样的商品,2017年则需要32元、11.8元、12.7元、17.9元、14.5元、25元、7.5元和13元,共需134.4元,上涨了64.3%。与收入增长相比较,占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4.8%缩小到3.6%,占农村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9.2%缩小到了5.4%。

  四、结语

  2007-2017年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中山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,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,消费结构不断优化、消费质量不断提升,而同时期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则较为平稳。从指数的变化看,收入的增长远高于食品类、服务项目类、工业消费品类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。从个别商品(服务)价格的变化看,所选取的商品仅占调查规格品中的很小的部分,且选取的均为价格变化较为明显或趋势较具代表性的规格品,虽然由此计算出来的部分价格涨幅大于CPI指数的实际变化,但仍低于收入增长的幅度。因此总体上看,中山居民收入跑赢了物价,居民的生活水平、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,幸福感与获得感也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