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乡居民收支日趋平衡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——中山市建市30周年居民生活变化状况
1988年1月,经国务院批准,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。改革开放40年、建市30年来,中山人用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,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拼搏奋进,让中山这个农业小城逐渐发展成工业强市、教育强市和文化科技齐头并进的创新城市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以来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,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向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、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、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发展定位迈进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,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
中山人30年的生活变化也切实体现在统计调查数据中。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(原中山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、中山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)分别于1985年、1996年对中山农村居民、城镇居民的收入、消费和生活状况开展调查,积累了丰富详实的居民生活数据资料。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,发现中山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,向着更美好方向大踏步迈进。
一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,收入差距不断缩小
30年来,中山经济发展突飞猛进,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。经济的大力发展带动就业人口不断增加,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,收入来源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,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。同时,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,城乡二元结构日趋弱化。
(一)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
城镇居民收入来源途径多元,1996年居民收入项目仅限于工资收入、离退休金收入、少量的个体劳动者收入及零星的赡养、赠送收入。建市30年来,居民除了以上收入项目外,还增加了开工厂、商店等经营性收入,增加了如出租房屋收入、投资收入、利息与分红收入等财产性收入,增加了社会救济收入、赔偿收入、报销医疗费等转移性收入。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[1]45295元,是1996年的5.5倍(图1)。
随着中山综合实力逐步提升,市政府多次出台工资制度改革及调整政策,着力提高企业、事业及机关单位人员工资。企业推行效益工资制度,实行员工报酬与企业效益挂钩,城镇居民普遍分享企业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实惠,实现地方经济、企业效益以及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。2017年人均工资性收入31163元,是1996年的5.4倍,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基本同步。与此同时,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非公有经济不断发展,私营、个体企业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,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。此外,居民的投资意识明显增强,固定资产及金融资产增加,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各级政府重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,关注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,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,提高最低生活保障、离退休金和其他相关标准,增加了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。
(二)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猛
改革开放以来,三农问题关注度逐步提高,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,农村经济逐渐走出单一的农业经济格局,农民家庭经营多元化发展,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拓宽,收入水平明显提高。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[2]30012元,是1987年的23.7倍(图2)。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,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接近七成。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979元,是1996年的9.4倍。另外,经营性收入、财产性收入、转移性收入从少到多,成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补充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山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,发展高质高效种养业,助推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。集体经济活力凸显,集体分红和租赁收入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。随着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,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务工人员涌入,村集体利用集体用地建造厂房、商铺等,通过出租获取收益,并以集体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村民,拥有土地的村民也建了大量出租屋,获得租金收入,推动中山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。同时,强化城乡统筹发展,提高转移支付水平,着力发展民生工程。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农村地区教育、医疗服务质量,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,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发展。利用集体经济收益改善村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,为其提供代缴社保医保、子女就学补助、老人慰问、困难户慰问等福利待遇,推动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。
(三)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
30年来,中山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对外贸易,镇域经济蓬勃发展,镇中心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较高,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,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。改革开放以来,受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拉大趋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山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,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,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,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,增速连续多年赶超城镇居民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6年的1.62缩小到2017年的1.51(图3)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,现在的城乡均衡发展相比较1996年处于较高水平,存在着质的飞跃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,是中山城乡区域均衡发展、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有力体现。
二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,生活品质逐步提升
30年来,随着居民收入日益增加,市民的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,生活品质逐步提升。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1元,是1996年的4.5倍;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833元,是1987年的22.8倍,是1996年的5倍。城乡居民在食品、衣着、生活用品、交通通信、居住等项目支出均大幅增长,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,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缩小,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。
(一)饮食品质日益提升,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
民以食为天。30年来,中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在饮食方面有显著的体现,菜篮子更加丰富多样,饮食结构更加健康均衡。上世纪80年代鱼、肉逐渐增多,基本实现“吃饱”;90年代食品品种日益增多,南北融会贯通,要“吃好”;再到21世纪人们讲究营养均衡,粗细搭配,要“吃健康”,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。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,物质生活极大丰富。
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0516元,是1996年的3.3倍;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7750元,是1987年的13.7倍。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(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)看,2017年中山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4.9,比1996年下降13.3个百分点(图4);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.2,比1987年下降24.6个百分点(图5)。表明中山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,而食品以外的消费比重逐渐上升,生活消费品质日益提高。
(二)衣着支出逐年增加,类型更加多元
80年代中后期,随着轻纺、服装制造业的发展,中山居民衣着逐渐告别短缺年代,并逐步从量体裁衣转变为购买成衣。90年代后,中山各种连锁商店、专卖店和大商场蓬勃发展,衣物品种数量繁多,随着众多国内国际品牌进入中山市场,居民衣着消费品味逐渐多元化。如今,中山居民对服装的要求愈发精益求精,除了在服装款式、材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,对服装的功能划分亦越来越细致,满足人们穿得暖和、穿得漂亮、穿得舒适健康的要求。随着服装制造业的发展,中山市的沙溪休闲服装、大涌牛仔服装、小榄内衣已是名声显赫,以“中山装”为品牌的系列服装更赋予了中山服装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。
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中山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371元,是1996年的2.4倍,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.6%;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979元,是1987年的28.8倍,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.7%(图6、图7)。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的差距由1996年的5.4缩小到2017年的1.4。城乡居民的衣着支出逐年增加也体现出人们对时尚得体穿着的追求,服装亦已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一个窗口。
(三)居住条件和家庭环境持续改善,更加和美宜居
多年来,中山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,坚持“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碧水蓝天”的理念,连续9年在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获“优秀”等级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、南粤水更清行动综合得分连续3年居全省第1名、建成25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、森林覆盖率达23.06%。中山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、国家园林城市、联合国人居奖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、中国和谐之城等荣誉称号。
随着中山的生态环境日益优美,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。80年代,城镇居民住房以租住公房为主,随着城市房屋制度改革,政府、企业、居民个人共同出资建房,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;90年代初开始,市委市政府斥巨资实施“安居工程”,大力解决群众的住房难问题,住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,从分散居住逐步走向小区公寓管理模式。如今,高档优美的住宅小区随处可见,智能化、人性化的社区管理模式正在兴起,人民居住环境越来越健康优美。随着中山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发展,住宅装潢维修支出水涨船高,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,家居能源消耗日益增长,助推居住支出大幅增加。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,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951元,是1996年的8.2倍。农村居民的房屋结构从茅草房、砖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,房屋设施从砖瓦平房到功能齐全多层楼房、住宅小区,居住条件大大改善。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917元,是1996年的4.1倍(图8)。
与此同时,家居生活更加高档便利,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。30年前,家用电器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,许多家用电器已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。家用电器快速普及升级,家政服务社会化发展迅速,居民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不断增加。从统计指标来看,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指标从无到有,并逐步普及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,微波炉、吸尘器、新风系统等新指标也逐步添加到统计指标中。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,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953元,是1996年的3.8倍;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73元,是1996年的4.5倍(图9)。与此同时,近年家政服务业迅速崛起,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。居住环境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,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实质上得到了体现,中山已被誉为中国最适宜居住、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。
(四)交通通信支出增长迅速,出行和沟通方式产生质的飞跃
建市30年来,中山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,道路里程成倍增加,居民出行方式大跨步发展。1990年以前中山的交通建设着力连通路网,打好基础;90年代开始不断加大交通基础建设投入,以京珠高速为龙头的省际、市际交通建设启动,结束了中山无高速公路的历史;进入21世纪,中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,广珠城轨运行,中山站开通直达北京、上海、南宁、郑州、长沙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高铁服务,南沙港铁路中山段动工建设,深中通道全面开工,中开高速、东部外环高速、西部外环高速动工建设,广中江高速三期、香海高速加快推进,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215公里,使全市交通面貌大为改观。
交通的飞速发展为中山居民的出行方式提供了多种选择。30年来,居民自用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。80年代,城乡居民的代步工具主要是自行车,90年代初期摩托车逐渐步入居民家庭,90年代后期,家用轿车也开始进入居民家庭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中山城乡居民的电脑、手机普及率也快速上升,经历了从无到有、从少到多、从单一功能到高精尖的发展过程。传统的寄信、发电报和电传方式,已被电子邮件、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,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。网络成为居民生活、工作、娱乐的现实需要,电子商务、电子银行、电子货币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,网上订票、购物、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,极大方便了居民生活。
调查资料显示,2017年中山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405元,是1996年的6.1倍;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937元,是1996年的4.5倍(图10)。
(五)发展型消费大幅增加,消费结构更加优化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中山城乡居民家庭生活进入小康,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。透过统计调查资料,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变化。
长期以来,“食”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,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“吃饭”问题,其他消费很少。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山城乡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,居民的消费重点逐步向发展型、服务型、享受型消费转变,交通通信、文教娱乐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。(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详见图11、图12)私家车、手机、网络的兴起和普及,大大扩展了居民的生活和社交圈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从未有过的方便与快捷。旅游作为居民休闲的新兴方式,从简单的跟团游逐步发展到自助游,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长,旅游人次不断攀升。30年来,城乡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理念也不断增强,无论是成人工作之余的充电,还是子女的课外兴趣班,居民的教育支出大幅增加。
调查资料显示,随着居民收入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,由交通通信、教育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组成的发展型消费需求逐步增加。2017年,城镇居民人均发展型消费支出9778元,是1996年的7.1倍,发展型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6年的20.6%提高到32.5%;农村居民人均发展型消费支出6729元,是1996年的7倍,发展型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6年的23.0%提高到32.3%(图13)。意味着中山居民的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消费升级。
(六)消费差距不断缩小,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
30年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居民收入增加,城乡居民收支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,总体来看呈现缩小的发展态势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由1996年的1.6扩大到2000年的2.4,之后逐年缩小到2017年的1.4(图14)。表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变化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基本同步,并且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快于城镇居民,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。
三十年风雨征程,三十年春华秋实。中山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明显增加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收支差距越来越小,城乡区域经济不断均衡发展,中山人民向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奋进。
注释:
[1]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后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工资性收入、经营净收入、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构成。
[2]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之前,农村居民收入为人均纯收入口径。